從電腦繪圖開啟了可計算的藝術創作,從數學家與工程師偶發的創作到藝術家取回藝術的詮釋脈絡,再到國際間相繼設置數位藝術機構、舉辦藝術節,不過是四、五十年的時間。藝術搭上了科技的列車後,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和活力開展多重的面向和可能性。數位藝術有些「狡而不驕」特質:有時候是在炫耀科技,有時候是在顛覆藝術史,有時候是在濫用它的傳播滲透力,有時候正好反諷自己和大眾媒體相似之處。這是因為科技與媒材的特質不排它而匯百川,讓這個領域出現了一些混沌現象,卻也帶動了創造熱情。機構的建立、展覽品的選擇、節慶式活動的鋪陳,是突破混沌、界定數位藝術,呈現科技帶來的藝術館」的概念。

「無牆美術館」可以是整個城市的古蹟文物聚落、可以是遍佈街道的公共藝術,也可以是吸引市民聚集的互動藝術作品。台北首屆數位藝術界呈現了多件大師級的作品,邀請的國外藝術家裡有四位是具有指標性的林茲數位藝術中心之「金尼卡」獎得主:葛蘭.李文/扎克.萊柏曼、保羅.迪馬利尼斯和羅哲.布莫。這些作品運用了許多從前藝術沒有的科技,卻呈現了藝術史未曾放棄的研究精神和精確性。泰奧.楊森的《物種原始》用大量數據的計算來呈現最原始的物種爬行狀態,和達文西的人類飛行設備的手稿氣息相通感。保羅.迪馬利尼斯的《雨舞》集合了文字、影像和聲音創作者對雨的聯想,卻是用科技的精確性來收斂藝術家沒有節制的詩情畫意。古名伸與湯姆.葛雷的《記憶拼圖》以數位呼應人生資料的散落與重組。羅哲.布莫做藏掉的時間感。

在國內徵件方面,曾偉豪的《Speaker Tree》將說話與沉默、圖像與聲音結合為一,讓人忘記科技的部分。談宗藩的《刻薄館生命醫療事業部-有病系列》以診療的方式呈現人在服從科技時產生的行為和習慣,是一件數位時代的人類學考證。互動裝置部分,林昆穎的《一會兒》回返最原始的樂器-音樂盒的打洞原理,同時以光線感感應打出音符,是一件低限的音樂作品。數位聲音藝術部分的江立威、姚仲涵、蔡欣圜、謝仲其四人和網路藝術部分的陳瀅中/林經堯的《一百萬個心跳》用雙胞胎來隱喻數位的複製性,和數位音像部分王瑞茗的《雙生》不謀而合。《一百萬個心跳》同時還用雙生胎兒和可互動的奶瓶來隱喻同血同源卻互相爭鬥的社會。

喜見數位藝術節的成形與實踐,讓我們更深入的銜接科技與人文的關係:讓不同思考面向和不同專長的各方人馬在這裡聚集一堂:同時讓觀眾與聽眾在一次的展演活動中就有不同的感官接觸、訊息接收和探索體驗。數位藝術節的意義與趣味就是藉著這樣的探索精神,驅動市民的好奇心,呈現城市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