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自然」(Artificial Nature)所談論的不是虛擬媒體科技世界的現實意義,它是自然,卻不是人們所想像的自然﹔他是人工產物,卻不再單單只是人工製品。其初始概念源自於對「後人類景況」(posthuman condition)中,人類、環境與其他物種(無論是有機體或無機體)在各種媒體科技急速發展下已然模糊的界線,甚至混雜成一種新(後)人類的想像,並進而伸延出對「自然與人工」以及「環境與生態」的思考。肇因於各種生物科技的發展,科學的精進,與醫學的發達,二十一世紀可謂是邁入一個「改造」的紀元。從始於養生觀念的身體進化,到各式各樣雕塑身軀的美容醫學﹔從征服自然生態的人類意志,到與其相互依存的共棲思維,人類藉由技術/科技來滿足對理想身體的企求,以及對生活世界的想像。

 

早期,馬克思(Karl Marx)以「歷史唯物論」(historical materialism)說明了人類因己身慾望,利用(或發明)生產工具,促動了社會型態的轉變。在高度發展的科技文明時期,馬利許(Bruce Mazlish) 則一反技術/科技作為工具性的位置,宣稱人類與機械的互動關係已經不能單純的將之放置在主客體的關係中,並認為人們已經逐漸將自己社會的演進過程與機械工具的發展融合在一起,且當代社會的人類將同樣的科學概念用來協助解釋自己的工作、他擁有機械的工作以及物質的演進,以致我們已經無法思考沒有機械協助的人類文明是怎樣的情景。在這個轉折中,人們已經法將兩者間的關係單純地切割。

 

如今,米契曼(Cart Mitcham)建議人與機器、科技之間的關係應是一種「共處」(being-with)的關係,因為機器、人類的生存終將無法脫離機器與科技的輔助與強化,而此一關係更讓人類邁入一個後人類的時期。重要的是,身處後人類景況中的人們該如何面對其所感知的世界?人們面對科技創造出的擬真文化時總是認為其終將取代物質世界,且以一種非物質的、象徵的世界呈現,成為一種超越物質性的真實。有論者認為,當代科技媒體世代中的物質文明(包含電視、錄影機、電玩、動畫或是虛擬實境)某種程度而言都將人類帶領至一個去物質的非自然(人工)世界﹔更甚之,媒體科技設計者可以創造任何想像的世界,扮演上帝的角色,仿生自然,因而在無須任何實在(actual)基礎之上,任何的世界圖像都將成為可能,並超越了自然與非自然的二元對立。換言之,新媒體科技不僅能創造一個不同於現實的世界,它也可能是始於對現實世界的模擬。因為虛擬科技對真實的模擬,最終必將造成真實的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如同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言的超真實(hyperreal)。因而,我們不得不思考當代數位媒體科技帶領人們進入了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它果真是一個非物質性、想像的世界?或者,藉由數位媒體科技所創造出的擬真文化,已經成為人們認同的文明生態。

 

有鑑於此,本屆台北數位藝術節提出「第二自然」作為命題,宣稱人們應將數位媒體科技所創造的自然視為生活世界的一環,或是真實世界的延伸,並跳脫自然與非自然間的二元對立。此外,本屆數位藝術節亦藉由第二自然想像數位藝術生態。在生態學悠久的歷史中,德國生物學家以研究動物與外界環境關係的學問作為起始點,爾後作為一種科學領域與研究取向,生態學的系統觀快速地被應用到社會學、政治學,甚至藝術學中。在台灣,數位藝術節的發展進程一直受到傳統西方典範影響,強調分門別類清楚的創作領域,較為忽略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發展的趨勢,無法綜觀整體數位藝術發展的生態。

 

因而,第七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以跨領域不分類方式徵件,打破傳統窠臼,為台灣數位藝術發展開創新的視野。而在既有五大活動主軸-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數位藝術徵件獎、數位藝術表演、數位藝術平台,以及教育推廣活動之上,更特別擴展魔幻動畫展的規模,除來自法國安錫動畫影展與加拿大渥太華動畫影展的作品,更增加與「第二自然」策展主題相關之國際動畫作品,以及台灣暨華人動畫精選。同樣在數位藝術平台中,也增設當代西班牙錄像藝術作品專區,作為台灣與西班牙在媒體藝術上的交流平台。此外,為展現對數位藝術生態的想像,數位藝術節更結合電玩遊戲產業與展示科技,以「年代記」、「電玩電視化」、「聽覺:從電子單音到交響樂」,以及「末世想像」等主題策劃藝術性的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