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藝述》在去年(2011 )創立的時候,正處在一些關鍵的時刻:一方面,由相關領域創作方向的變化和數位評論獎徵件的結果,可以看到一些發展扁平化、深度不足的危機;另一方面,共同參與「數位藝述推動委員會」的諸位學者和評論家們也體認到,如果沒有能以更深入耕耘的方式來推動,進行既有成果的脈絡化及歷史整理,相關藝術再進一步發展便易受到阻礙,產生停滯不前的現象。於是《數位藝述》年刊創立了,但作為整體推動工作的一環,不只年刊,包括論述資料庫網站,系列叢書的出版,也都在籌備之中。

許多讀者在閱讀《數位藝述》的創刊號之後,大家都表示正面的肯定,但也希望能有許多更深入,討論幅度更大的文章。目前邁入第二期的「聲響」專題,相信很能夠回應這樣的意見。以聲音為主軸或高度關聯的藝術發展,雖然在近幾年有由邊緣轉趨熱門的傾向——尤其可見於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主題設計,以及隨之而來的系列活動、出版和期刊主題——然而,更具學術性和國際性的探討方向仍有許多值得補強的空間。基於這樣的認知,委員會特別邀請了交大音樂學研究所對電腦音樂的創作和研究素有成果的曾毓忠教授擔任本期專題的客席主編,期望能透過他的專業視野和國際連結,為這方面的創作、評論和學術探討作出更寬廣即更有深度的推進。

由成果來看,本期的《數位藝述》「聲響」專題很可能會成為這方面探討的一個新里程碑。首先,在討論的脈絡和視野方面,曾教授引入了「音樂史」的視野,使得討論「聲響」相關的創作不再必然由和音樂概念作切割開始。另一方面,創作類型及分類命名問題也得到進一步的彰顯與開展,除了「噪音」、「聲音裝置」及「音景」這些因為在台灣創作較有成果而被藝術界熟知的名詞和類型外(澎葉生,Yannick和貝瑞.特洛克斯,Barry Traux的文章仍補充了音景藝術的國內外視野),也增加入在台灣較罕聽聞的聲響空間(威廉.哈特森,william Hutson文)、唯聲藝術(亞當.史坦施比,Adam Stansbie文)和聲音漫步(安卓.麥卡尼,Andra McCatrtney)等類型的討論。

相對於目前科技藝術創作論壇中提出的學圈建構需求,我相信《數位藝述》這一期是作到了在「聲響」議題方面相當優越的呼應,能促進台灣在這方向上䅃有國際性、即時性和學術性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能有本地歷史成果的脈絡化(郭冠英文)、現況的專題發展(邱誌勇文)和世界性視野的資源提供(謝仲其文),因而,雖然原先規劃的美國、法國和日本發展狀態報告未能在截稿前完成,但整體仍為讀者呈現了豐富而深入的文獻資源。

如本文前面提到的,由於讀者方面回饋的意見大多是希望能看到《數位藝述》有更加深入地發展,除了這期的專題,目前論述委員會也規劃了資料網站宜系列叢書,它們似乎性質不同卻能和期刊相輔翼,而這毋寧也是數位時代「出版」應有的延伸,有待努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