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於8/13~9/11展出藝術家張永達與葉廷皓的雙個展: 《相對感度》與《和諧世界》。讓你可以在炎炎夏日躲進展館中,輕鬆地享受雙重的數位藝術體驗。

 

藝術家對談 8/14(日) 15:00
與談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科中心 未來聲響實驗室主持人 / 王福瑞
藝術家:葉廷皓、張永達

 

《相對感度》

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存在著一些看似合理與理所當然的現象,這些現象因為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因此也常被忽略,尤其是身處在資訊充滿的世界之中,面對大量影音的刺激與訊息的衝擊,我們的感官是否還能維持最初那動物性的敏銳度?或是已經退化,需要藉由科技性的義肢來放大?
在開始從事聲音創作後,我會開始注意周遭環境的風吹草動,對聲音逐漸敏銳。我想這並不是天生或短期間內就能如此,而是後天的訓練和培養,就像我們小時候練習寫字一樣,經過訓練,耳朵就會變得比較”開”,對細微聲響更加敏銳。
但就算再敏銳,一些非常細微的聲音還是非常難清楚的完全接收,因此透過科技的輔具的幫助下,我們得以一窺其中究竟,甚至達到出乎我們想像的感官體驗,例如超指向性麥克風或是超音波指向性喇叭,這些科技的工具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感官的想像,我並不特別排斥或讚揚使用這些科技下的輔助工具,我所感興趣的是其對感官所產生與帶來的有趣現象或體驗,特別是物理性的變化。
聲音相較於視覺,是非常抽象的,伸手感覺不到,眼睛也無法看到它。它透過空氣震動傳導, 形成聽覺,除了偵測音量的分貝計,或是經由電子儀器、數位化後的聲音,我們自身的感官系統很難用一個絕對的計量、單位或是數值去表現或描述,因此當聲音在空間傳播時,可以說是以一種非常純粹的物理性運動著,在這樣的狀態下,聲音在空間中的方向性、速度或變化,我們無法精準絕對的描述與計量,因此一切都僅止於相對性。
本次展覽所展出的三件作品,皆涉及探討與呈現聲音、空間與環境變化下的相對關係、變化以及現象,希望能讓觀者透過親身的體驗去感受聲音所特有的魅力

 

《和諧世界》

“在三度空間裏,任何封閉的、單一連結的流形一定和三度空間的球同胚。”

—— 龐卡赫猜想

在三維幾何圖學的概念當中,點是一個維度的產物,而移動中點的軌跡,就形成了線(二維),移動的線則成為面,以此類推,移動的面,就形成了三個維度的立體。但是在這個立體當中,不僅僅只是物體的輪廓,還有其頂點與邊線在其中。
而科幻電影「TRON」當中,將人體以拓撲的方式呈現已成為經典的美學設計,但這僅僅只是將CAD(電腦輔助設計)當中稀鬆平常的觀念引入其中。在如此的高度人造風​景當中,科學技術與藝術創作之間那條曲扭的彈性線,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皺摺呢?
此次個展企圖提出一個空間,使觀者消除原本自身對空間的憑依,進入一個幾何分析地貌拓撲呈現,在作品的呈現之下,雖然觀者所見都是精準的由數學演算而得到結果,同時卻又失去了對場域的精確感知。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古典力學的世界了。
儘管如此,你還會期待著終極真理的公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