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直播連結:https://youtube.com/live/CZWBdexvmxE

▍高度統一的電子化社會 系列講座二:【資訊儲存的終極裝置】

 

◙ 講座簡介 ◙

 

在 1964 年前蘇聯電波-電子學家 Mikhail Neiman 便已提出——可用 DNA 片段儲存文字或電波資訊,而將 DNA 定序即可解讀儲存的訊息。而、日前一段 Google 內部影片——《 The Selfish Ledger 》外流,引發討論。該影片由生物學家 Jean-Baptiste Lamarck 的演化理論談起,概念是生物會將經過「 內部編碼 」的基因傳給下一代,藉此來形塑生理特徵。影片描述,當代人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即是一個不斷改變自我的過程,而這些數據會累積成一個「 帳本 」,一旦這種檔案被建立,數據就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甚至還能在用戶之間轉移。假使、兩套編碼( 生物編碼和電腦編碼 )能互相作用,生物體有無可能成為一個「 資訊儲存 」的終極裝置?

 

◙ 講者簡介 ◙

 

曹存慧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熱帶作物與農產品群組(現屬「未來環境研究所」)博士畢,遠房親戚實驗室科幻長。作品「有我在」「血電廠」「療刺」等,使用生物科技、(類)醫療行為、活體材料等,討論科學局限以及感知的可曲變性。觀察中,假設著,求證中。

 

施懿珊
空中自體動力宣言( 創辦人 )。關注:物件化、科技史、材料史、文化批評、文化生態建構、未來人類介面、對話工具開發、( 藝術 )語言轉譯。目前正在籌備一未來文化研究組織。與虛構研究者——火旺教授成立訊息媒體:《 第二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