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youtu.be/BQxNlZIxXCg

 

《迷路實地指南》A Field Guide to Getting Lost

│展覽時間│ 2016.05.07 – 06.19,週二至週日10:00 – 18:00
│開幕茶會與座談│ 2016.05.07,14:00 – 16:00
│地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噪咖大廳(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策展人│李彥儀
│藝術家│Josephine Bergqvist(瑞典)、Max Grau(德國)、SUPER ADD(台灣)、林子桓(台灣)、丹羽陽太郎(日本╱德國)、尹香老(韓國)、Yen Tech(美國)

 

【開幕茶會與座談】
│時間│ 2016.05.07,14:00 – 16:00
│與談人│策展人/李彥儀、藝術家/COTTON(SUPER ADD)
│現場導覽│策展人/李彥儀

 

│內容簡介│

「我曾愛過一個像沙漠一般的男人,而在那之前,我曾愛過沙漠。這不是什麼特別的事物,但談到這其中的空間,那豐富的縹緲,即是沙漠的邀請。」
——Robecca Solnit,《迷路實地指南》。

展覽《迷路實地指南》討論將網路影像、後製、混搭、隨機的相遇是如何成為「物」。影像在網路上透過不斷的轉載與後製,離開脈絡的影像,被分割成為一個獨立的「物」,影像為「物」,將以不同的性質,在某一個面向的瞬間與未來的使用者反應,而發生的結果則無法預測。(如同當火燃燒棉花,其實並非火與棉花反應,而是棉花的易燃性與火反應)。從人類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藉由關鍵字搜尋、念舊的感覺,或者是喜劇的效果、反映出的事實、主題標籤(hashtag),或是趨勢(trending)來與這些影像物生成關係。然而,我們卻永遠無法對這些不斷循環自動播放、永久檔案化的數據,或者是由許多匿名使用者在網路上所製造出的循環播放GIF檔,這些我們所製造出來的「物」,不論我們是否存在,它們都將依然如故地自我演進。
對於這些物質,是否還有其他我們無法探知的層面呢?對我們而言這是重要的嗎?這些影像是作為我們創造力的工具之一,或者是成為我們身份認同的一種形式呢?當「物」被化約成對於人類的功能性時,我們是否能夠有能力去想像這些物的其他面向呢?或者是我們與物的經驗只能歸為功能上的使用了呢?
在藝術家、服裝設計師,以及音樂人的作品中,一會兒抽絲剝繭,一會兒穿鑿附會,他們如何將這些媒材化為感覺與接收完成的感知。一旦這個過程完成之後,我們的文化是否就能夠了解這些物了呢?而,我們必須要了解嗎?這是否又回到功能式的使用與有用呢?難道我們能夠與物的反應與交換,將永遠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相遇嗎?既然如此,在理解極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又如何能夠自顧自地高唱著我們能夠理解,或曾與物交流呢?
或者我們應該如一位蒸氣音樂工作者Dream Catalog所形容的:「現在文化發展之快,讓所有的音樂都近乎成為一種一瞬即過的噪音,甚至可以說是隨用即丟的,而我很喜歡這個想法。我最愛的就是在Soundcloud上,僅是聽著這些串流的音樂,同時深深地知道我將再也不會聽到這些歌,而這些歌都將在風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