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講座《從台灣當地文化探索科技藝術與新媒體結構》

台灣當前對於科技藝術的認知,多數是由國外橫向移植過來的概念, 當科技藝術家在概念發想的開端,已有了可參考的例子,進而對於「 作品 」的樣貌有了想像。
此項系列講題,希望跳脫歐美媒介常用的概念系統,而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題材出發,民間語彙不該被日新月異的生活媒介所遺棄,而科技媒材不再僅用來作為文化發展的包裝,進而探討台灣根生的原型文化,重新挖掘然後再凝聚。

 

講座名稱|《從台灣當地文化探索科技藝術與新媒體結構》

講座日期|5/25( 六)、6/01( 六)、6/08( 六)、6/15( 六)、6/23( 日)

講座時間|15:00~17:00

講座地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噪咖大廳

講座內容|

(一) 5/25(六)信仰結構下的「 媒介 」設備。
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蘊含了豐富且珍貴的訊息、常出現的元素。例如廟會出巡常用的將爺等等

(二) 6/01(六)童年玩具的數位時代前身。
塑膠彈珠台、水下套環,這些東西相信大家小時候都玩過,而這些模仿Gameboy的塑膠玩具和數位藝術又有什麼關聯呢?

(三) 6/08(六)台語文系譜中之科學技術。
腳踏車( 鐵馬 )、農耕車( 鐵牛 )等等從台語文上去探討台灣人如何將工業用具轉嫁到農耕生物上

(四) 6/15(六)民間傳播系統內的媒體變革。
生活中的叫賣文化與大家熟悉的廣播故事《午夜奇談》等為例,賴火旺教授將與你共同討論關於媒體的變革

(五) 6/23(日)農工載具轉型下的機體變形。
從台灣鐵牛、砂石車等台灣早期的運輸工具上談論台式器械機體的演變。

 

師資介紹|賴火旺
人稱火旺教授。 機械速彈手,並抽空學習屍體保存術( 其實只是把肉放進冷凍庫)。 百度:空中自體動力宣言吧、未確認生物吧、cryptozoology等吧之大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