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直播連結:https://youtube.com/live/kS3kIiL2_Ac

 

➤概念美術館Vol.4「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 Go Astray–Afterimage for Tomorrow」系列講座
➤王柏偉 x 胡敏君「從技術到藝術:VR作為藝術創作的中介」
➤時間 | 12/25(三)19:30-21:00
➤地點 | 台灣數位藝術中心

 

◙ 講座內容簡介 ◙

 

虛擬實境的創作實踐之所以能引發觀眾對作品的情感與哲學性內容、對文本的敘事與主題做出熱烈且全面性的回應,乃是因為觀者身處於影像景觀世界之內,窮盡所有現場表演中的感官可能性,並體現於一系列空間、聲音、時延、影像間,建立出一套獨特的屬於「它自己的世界」(‘in-its-own-world’-ness)。VR又如何從當代數位科技的研發,逐步邁向藝術創作的媒材,本座談邀請清華大學胡敏君教授參與,討論VR技術從工具性角色轉化成藝術媒材的議題。

 

◙ 對談人介紹 ◙

 

王柏偉,藝評。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理論、當代藝術史、文化與藝術社會學、藝術/科學/科技。與人合譯有Niklas Luhmann所著《愛情做為激情:論親密性的符碼化》。近年文章:〈形態與演化:《人類黑區》中「時間的時間性」問題〉、〈繞道藝術探索VR潛能〉、〈蘇文琪,《人類黑區》@實驗劇場〉、〈重新思考環境劇場理論所預設的觀眾、行為與空間〉、〈在地實驗《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計畫》觀察員手記〉、〈人工智能時代的藝術與藝術作品〉、〈台灣數位藝術趨勢觀察2006-2016〉、〈聲音與符號系統的記寫:黃思農訪談〉、〈劇場與影像中的政治記憶與身體空間,對談:周伶芝、區秀詒、王柏偉〉等。

 

胡敏君,現職為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士及碩士、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博士畢業,2011至2012年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專長領域為多媒體運算、電腦視覺、電腦圖學、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

 

孫瑞鴻,個人創作涉足實驗短片,錄像裝置及表演藝術影像設計。2013年獲選為紐約林肯中心Director’s Lab 設計師。作品曾於亞洲,北美,及歐洲等地發表,如臺北國家戲劇院,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EMPAC實驗媒體與表演藝術中心,Baryshnikov Arts Center巴瑞辛尼可夫藝術中心,HERE Arts center,3LD Art & Technology Center,Harlem Stage,加拿大Banff Centre,及德國TUI Operettenhaus。合作對象包括: 紐約多媒體劇場先鋒The Builders Association,百老匯導演 Alex Timbers, 獨立劇場導演王嘉明,Baboo, 周東彥,Lars Jan,Chi-Wang Yang 等 。其創作短片“洗車Car Wash”曾於台北 當。滲透影像媒體藝術節2015,東京日本東京前衛影像藝術節,及柏林Meinblau e. V( MPA – HUB) 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