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亨利克斯(Ivan Henriques)|混種形式(Hybrid Form)

時間:14:00-15:00 ,2016/11/13(日)

地點:台北數位藝術節論壇區(松山文創園區五號倉庫論壇區)
藝術家:伊凡安立奎 / Ivan Henriques
論壇講題:混種形式|Hybrid Form
本論壇以英文進行,搭配中文口譯。

台北數位藝術節官方網站:http://digitalartfestival.tw/daf16/

 


◆ 藝術家介紹:
伊凡‧安立奎 (1978年出生於巴西,現於荷蘭海牙居住及工作)
《卡拉維爾》,2016
在追求藝術創作與科技創新中,伊凡‧安立奎從自然和科學汲取靈感。為了開發《卡拉維爾》,安立奎與比利時根特大學生物工程學系微生物生態學和科技中心(CMET)合作。《卡拉維爾》是一款生質能機器人裝置的原型機,該裝置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製造並儲存能量。微生物燃料電池,簡稱MFC,將汙水中的細菌當作催化劑,進行有機物的氧化,藉此發電。MFC製造的電力推動飄浮式機器人裝置,同時利用裝置上栽種的植物淨化水質,降低環境汙染。這款原型機是安立奎一系列生質能裝置的進階版,這類裝置結合生物和機器,創造出一種機器與自然之間的革命性媒介。
本裝置由比利時Gluon公司委託製造,與下列人員與機構合作開發:根特大學CMET中心柯爾尼‧拉貝教授、研究員Way Cern Khor、Xu Zhang、拉蒙‧甘尼格博士、珍‧阿蘭德斯博士、根特大學資源回收科技團隊(R2T),雷得凡‧札威爾教授(機械工程實驗室CEFET-RJ),安潔拉‧托密克以及巴西里約熱內盧科技大學機械實驗室。
本計畫由Mondriaan Fonds與Stimulerings Fonds贊助。
www.ivan.henriques.com / www.gluon.be
——-English Information——-
◆ Time: 2016/11/13 2PM – 3PM
◆ Location: Taipei Digital Art Centre Forum area (Song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No.5 Storage)
◆ Artist : Ivan Henriques
◆ Topic:Hybrid Form
◆ Artist info:
Ivan Henriques (°1978 Brazil, Lives and works in Den Haag)
Caravel, 2016
Ivan Henriques draws inspiration from nature and science in his search for the creation of his artwork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cientists of CMET-Center for Microbial Ecology and Technology, Faculty of Bio-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Ghent (BE), Henriques developed Caravel. This prototype for an autonomous bio-machine harvests and stores it’s energy from Microbial Fuel Cells. Microbial Fuel Cells, or MFC’s, are devices that use bacteria in waste water as the catalyst to oxidise organic matter and generate electricity.
The energy harvested from the MFC’s is applied to move the floating robotic struc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clean the polluted environment with the help of water-purifying plants integrated in the 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rototype is part of the evolution of bio-machines previously built by artist Ivan Henriques, which are hybrid forms between living organisms and machines creating an evolutionary vector between machines and nature.

Commissioned by Gluon (BE).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UGhent – CMET Prof. Dr. Ir. Korneel Rabaey, Way Cern Khor, Xu Zhang, Dr. Ramon Ganigué & Dr. Jan B. A. Arends, UGhent-R2T, Prof. Leydervan Xavie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Lab CEFET-RJ), Andjela Tomic and the Mechanical Lab from th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 Supported by Mondriaan Fonds and Stimulerings Fonds.

 


策展理念

 

「哈爾,打開艙門。」
「對不起,戴夫,我恐怕不能那麼做。」
── 2001太空漫遊

 

對工具控制的抵抗
〈在一場太空任務中,太空艙的中樞控制系統智能電腦哈爾9000(Hal 9000)發現宇航員大衛(Dave)因為他的失誤想將他關機時,拒絕大衛要求他打開艙門的命令。這幕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經典場景,道出了人類面對新科技躍進時的矛盾:對工具控制的隱憂與抵抗。在科技烏托邦與反烏托邦、自由與去自由間的擺盪,是科技社會永恆的文化詰辯。

現在,我們已無可避免地生活在一個由數位科技中介的社會中,各種質性與差異都被編碼語言轉譯成一個更具普遍性的共通世界時,數位科技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強大的溝通與控制能力,人類與技術的拉扯也更趨劇烈,正是在這樣時刻,真切且開放地認識科技將是在拉扯中看到自我位置的行動策略。

 

我們活在故事裡,而工具即是敘事
「造物主啊,難道我曾要求您,用泥土把我塑造成人嗎? 難道我曾懇求您,把我從黑暗中救出來嗎?」
──《失樂園》

工具與技術的運用讓人類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文明,工業革命後,科技更為人類的經濟與生產活動打開空前的繁盛,為人類史帶來最快速的文明變革。但同時,科技與人類的工具關係也變得可疑,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人被形容為只是機器中的一個小螺絲釘,被動地配合機器的運轉,不再具有自身的主動性。

因為新科技總是陌生、奇異的,在我們還來不及在變革中定位自己時,沉澱在人類身體、感知、行為與心智經驗中的世界,便被技術帶往更遠的未知。特別是在動力機械時代以後,各種技術物之間形成了多重決定、相互整合的有機運作,超出了個人或群體的意志,成為具有自我延展的體系,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其主動性在技術體系中變得無力與矛盾,需要在迷失的壓力下尋找自己的方向。

人類是故事性的存在,我們總是活在故事裡,而工具即是敘事。技術並不是中性、完備的,科技社會中看不見的身體、生命政治及技術網絡,組構著個人銘刻生命記憶的方式。技術發展的背後是已被建立的有機技術體系、政治權力的運作以及市場經濟的力量,細緻地理解交錯其中的力量,將活出更具想像力的故事。

硬主體:互為主體的時代
「機器的誕生帶來了技術和文化間的差異,因為人不再是『工具的持有者』。」
──《技術與時間:愛比米修斯的過失》,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技術進化引發了兩種相反的變革進程,一方面為人類提供了具未來指向的創造力與生產條件,另一方面,則是對人類價值與自由的壓制,而個別行主體(行動者)的位置則擺盪在光譜的兩端之間,如何找到具有主動性與創造性的位置,成為一種集體焦慮。

當科技的整體發展已構成多元且有機的耦合體系,體系內部充盈著不確定性與多重的想像空間,或許可以說這個「有機的不確定性」即是人類主體在其中的創造性位置。「硬主體」(in_Subject)是一種能夠遊戲於技術體系中的狀態,現在,我們處在一個科技與人類互為主體的時代,探索技術的有機性以及對科技的認識、識讀(literacy)與應用,是這個時代人類成為主體的行動條件。

 


指導單位|台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基金會

企劃執行|台北數為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廣義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