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學家哈金(Ian Hacking)曾討論機率在中世紀後的發展。這裡我們將討論1860年波茲曼(Ludwig Eduard Boltzmann | 科學Online)的動力學概念改寫了當時堅而不摧的熱力學的貢獻,並且進一步改寫熱的概念。此一概念在1964年被夏儂(Claude Shannon)挪用到了資訊領域,內燃機與資訊一拍即合。熵(Entropy)與自由選擇的概念也在此事件中形成。在同個年代,1962年的具象詩運動開始,1965年南非作家柯慈私下嘗試的電腦詩的可能。資訊被視為過程而不是內容,也在這些文學運動中看到相似的現象。今天的「熱雜音」一詞提示了數據物理與資訊空間在熵與資訊熵之間的鴻溝,熱變成資訊之敵。而在熵與資訊熵之間,我們將討論放大器下的噪音藝術跟利用噪點的數位影像的兩種類型。

///講者介紹///
印卡,詩人與評論,曾出版詩集《Rorschach Inkblot》和《刺蝟》。作品曾被收入《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與《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秘密讀者》編輯委員,評論與詩文散見各線上或平面刊物。

>>>講座連結